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

20131107許素桂老師自然農法演講

遠古農莊主人:許素桂,與大家分享自然農法的經驗。

素桂姐的自然農法,也是經歷過一段時間的嘗試,從一開始舖抑草蓆到使用草葉覆蓋土地,微生物幫助滋養了作物,感受到自然的恩惠,慢慢找出屬於自己的自然農法之路。

她說,自然農法必須「順勢而為,適地適種」,這樣富含老莊思想的哲理運用在與土地互動的過程中,種植當令作物,找到適合作物的環境,並細心地營造自然環境,讓作物能生長得更健康。

不只是野生動物,植物也面臨著求生問題。例如熱、旱、冷、雨水等,素桂姐說植物的求生問題比人還困難,太熱或太冷、太乾或太濕,植物也會適應不良而生病,因此,必須了解直物才能妥善地照顧它們。

植物也有十八般武藝喔!在遇到天敵的時候,會分泌「植化素」吸引夥伴(救兵)來對抗天敵,例如菸草天蛾就是一個例子。而且,植物所需要的養分其實比我們想像中的還少,素桂姐有次撒完小白菜種子,有一顆剛好落在石頭縫裡,居然也長得很好,只要種子遇到適合的地方,就能發芽茁壯,不需要額外照顧就能長大呢!

在洛陽教導當地人自然農法的時候,當地的土層很厚,但看起來卻是枯黃貧瘠一片,素桂姐發現「酸棗」長得特別好,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酸棗是當地原生種,附近許多農家都會種植,是當地「適地適種」的可貴之材。素桂姐教導當地人以覆蓋方式種植作物,使用在地材料小麥桿做覆蓋,隔幾個月之後,原本看似貧瘠的黃土田地,居然變成富有綠意生機的一片青田。素桂姐說,每個土地都能長出東西,如果作物長得不好,是因為我們對待土地的方式不對。

農夫不要的麥桿、玉米桿就可以覆蓋後種東西,也能觀察野地裡什麼植物長得好,就能知道可以種什麼。很重要的原則是:不施肥、連作。只要適地適種,加上正確的對待土地,大地之母便會給予回饋。

木村阿公的故事也給素桂姐一些啟示,剛開始實驗自然農法的種植方式時,用草葉覆蓋後的土壤變得鬆軟,和使用抑草蓆種出來的作物比較,覆蓋後的土壤種出的菜很大一顆,也驗證了增加有機質的重要性。

課堂上也看了一段影片:BBC植物之歌。看見植物細微的光合作用過程是如此神奇。

或許很多人會覺得自然農法不施肥要如何種出好菜,難到合理化施肥行不通嗎?素桂姐認為因為施肥使土壤被破壞了,容易造成土壤鹽化,然而自然界中就有很多植物需要的元素,例如空氣中70%的氮氣經過打雷後產生的氮化物可被植物吸收,覆蓋草葉後產生的有機質正是植物可吸收利用的養分,人只要妥善管理土壤健康,植物當然就長得好,也會特別美味可口呢~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